1.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之后是否会迎来降价热潮?

2.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什么时候到头?

3.新能源迎来降价潮?特斯拉终于败诉?威马又被冻结40亿股权

4.40多家汽车品牌集体降价,为何发生“血腥”的降价潮?

5.特斯拉限时补贴8000元保险,新能源车会迎来降价潮吗?

新能源汽车降价潮_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何时到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动力电池续航短、充电慢、不安全一直都是三大痛点,如果头部企业能够解决这三大难点的话,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的脚步还能进一步加快。

而现在能想到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研发固态电池,以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为例,它的内部没有液体电解质,而是采用了固态电解质,避免了起火和爆炸的风险,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充电速度上,充电15分钟,就能充至最大电量的80%,补能时间虽然比加注燃油时间长,可是相比以往的电池组,它的充电时间起码缩短了一倍。续航里程方面,它的纯电续航里程已经超过了1000km。

“续航短、充电慢、不安全”三大痛点被一次性解决了。据悉,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将在年内实现量产,这势必会对燃油汽车造成很大的冲击。这就不难理解现阶段燃油汽车“降价潮”为何持续蔓延了,原来资本已经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不趁着现在把库存车清理出去,难道还要等到国六B正式实施后,留着卖铁吗?

新能源汽车如果把自身的短板补齐的话,燃油汽车将变得没有任何优势。成本方面,同级别的燃油汽车的用车成本是电动汽车的好几倍,以一台搭载2.0T发动机的中大型SUV为例,咱就算它百公里9个油,加注92号汽油(以7.6元/升计算),一百公里的油费就是68.4元。

换成纯电汽车呢?以中大型纯电SUV——飞凡R7为例,它配备了容量为77kWh和90kWh的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42公里。咱就以77kWh版本为例,它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4.9kWh(你可以理解成一百公里耗费14.9°电),按照现在0.6元/度的电费计算,飞凡R7一百公里的电费就是8.94元,与上面的燃油SUV相比,百公里差价59.46元。正常的家用里程大约是1年1-2万公里,咱取中间值1.5万公里,一年1.5万公里的费用差价就是8919元,五年就是44595元。开5年省4.4万,这就是纯电汽车的优势。

燃油汽车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是摩擦式工作的原理,发动机的活塞和缸体之间会摩擦,变速箱的齿轮之间会摩擦,这就注定了它们要定期保养才能正常运行,而燃油汽车的维修和保养价格并不便宜。

再看纯电汽车,单速变速箱和无刷电动机在工作的时候几乎没有磨损,结构简单更利于维护和保养,而且价格低廉,去保养时更多的是对三电系统进行检测。维保价格低,也是纯电汽车的优势之一。

纯电汽车的第三大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更智能的车机系统和级别更高的辅助驾驶系统,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过,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先看飞凡R7的“上半场”。它的后驱车型搭载了340马力/450牛·米的电动机,5.8秒即破百,CLTC纯电续航里程最高为642公里。它的四驱车型搭载了544马力/700牛·米的前后双电机,3.8秒即破百,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606公里。后驱车型的动力输出表现和豪华品牌的3.0T六缸发动机差不多,四驱车型的动力输出表现和豪华品牌的4.0T八缸发动机差不多,已经属于性能车了。

再看飞凡R7的“下半场”。内饰方面,视觉中心是中控台上的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它由10.25英寸液晶仪表盘+15.05英寸OLED中控屏(2.5k分辨率)+12.3英寸MiniILED副驾屏组成,车机内置高通骁龙8155芯片,功能上,可以实景导航(高精地图)、面部识别、语音识别控制和OTA升级等,也可以通过5G车联网在线看**、网购、K歌、追剧等。系统操作起来顺畅无卡顿,屏幕的显示效果也很细腻,特别是它的交互方式,可见即可点、可见即可说,几乎做到了“零思考”。另外,除了这三块屏幕外,它还有“第四块屏幕”,那就是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它的分辨率可达1920x730,视场角为13°×5°,既能显示导航地图、行车信息等,停下车还能看**。

辅助驾驶方面,飞凡R7搭载了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硬件部分由4D成像雷达、4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和orin-x芯片等组成,算力可达254 TOPS,满足业界普遍预计L3-L4级别算力冗余要求。

相比之下,燃油汽车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老林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之后是否会迎来降价热潮?

新能源汽车或掀新一轮降价潮

4月12日,特斯拉(TSLA.US)香港宣布降价,降幅最多达14%。两天前,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最高降价6%。不仅是特斯拉,在燃油车因国六B清库存上演降价潮后,近日,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出优惠活动,新能源车或将掀起新一波降价潮。

从公告内容来看,降价原因直指原材料价格回调。据上海有数据,4月12日,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跌2000元报19.8万元/吨,创逾1年新低,连跌52日。

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指出,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为新能源车企降价提供了成本空间。燃油车、特斯拉降价的可能使行业承压。2023年车市增速放缓,为提振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预计会有不少新能源车企降价促销。上海车展将有一大批新车上市,可能是降价的关键时间节点。

业内预期新能源车降价潮即将来临

在燃油车上演降价潮后,新能源车也有了降价潮的端倪。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多家车企官宣新能源车型降价,包括奇瑞新能源、深蓝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且不同于燃油车价格战含糊不清的降幅和促销模式,几家新能源车品牌都较为清晰地宣布了相关车型的优惠方式与额度。

4月10日,长安深蓝宣布开启“深蓝品牌周年庆”活动,提供1.2万元现金补贴,6000元金融补贴,4000元保险现金补贴。官方指导价为16.89万元起的SL03,补贴后起售价降到了14.99万元,降幅近两万元。

4月7日,比亚迪旗下海豹车型推出购车活动,综合优惠最高3.1万元,其中包括1.5万现金补贴,1万元金融贴息和6000元置换补贴,相当于打了九折。

此外,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几何汽车也在本月推出限时补贴政策,对旗下几何E、几何G6、几何M6等车型补贴至高1.3万元,入门版车型降幅普遍为10%左右。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品牌选择了直接官宣降价。

4月9日,吉利睿蓝9正式调整官方指导价,其中降幅最大的高配版降价2万元至17.99万元,降幅为10%。4月8日,东风纳米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最大降幅为6000元。

奇瑞新能源在3月末宣布,将下调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其中,QQ冰淇淋120km奶昔款降价4000元,调整后价格为3.59万元,是降幅最大的一款车型,相当于打了九折。

不少业内人士预期,在电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探、车市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将会有大批新能源车加入降价的行列,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很可能是一个重要节点。

汽车独立分析师刘昊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预计还会有不少新能源车企降价。“重新恢复的车市盛会——上海车展可能是关键的时间节点,因为会有一大批新车上市,老车有促销需求。车展期间的订单表现是车市行情的重要风向标。”

特斯拉又开始降价

近日,特斯拉在全球多地市场降价。

据特斯拉美国官网4月7日消息,特斯拉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Model 3 ( 参数 | 询价 | ) (配置|询价)在美国的起售价分别降低1000美元,两款Model Y(配置|询价)的价格也均下调2000美元。Model S的基础款降价5000美元,降幅达6%。Model X(配置|询价)基础版下调5000美元。这是继1月与3月后,特斯拉美国市场今年第三次降价。

4月12日,特斯拉香港宣布,将于4月15日调整Model 3和Model Y的售价,调整幅度最多达14%。本次价格调整减幅最大的是Model 3 Performance,降幅达14.7%。Model 3长续航版本降幅为11.06%。Model Y长续航版本及Performance版本分别将降价8.7%及9.03%。

针对特斯拉降价,4月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回应表示,降价的原因不是大家对特斯拉没有需求,而是大家没钱负担不起,只有把车价降下来,才是真正的满足需求。

单车毛利率高达30.5%的特斯拉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

马斯克在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就曾透露,下一代车型的尺寸将小于目前在售的Model 3和Model Y,成本将是现有平台的一半。

伯恩斯坦和花旗的分析师近期也评论认为:“特斯最近的降价不太可能是最后一次。”

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累计生产电动车约44.08万辆,同比增长44.3%;累计交付新车约42.29万辆,同比增长36%,不及市场预期。

交付量落后于产量,这表明该季度订单量大幅放缓。

伯恩斯坦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其他地区可能会进一步降价。我们注意到,在所有地区,除了美国的Model Y,几乎所有特斯拉车型的交货时间都相对较短(4周)。”“特斯拉正在对其交货期最长的车型降价,这一事实尤其表明,其他车型可能也会降价。”

红星资本局向特斯拉中国询问内地是否降价、何时降价,截至发稿没有回复。

电池级碳酸锂跌破20万元/吨关口

多个新能源车型降价的原因直指成本下降。

奇瑞新能源在公告中表示,降价的原因是原材料价格回调。吉利旗下的几何汽车、睿蓝汽车在降价公告中分别表示,“系因新能源车成本下降”,“受惠于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调。”东风纳米在调价说明中也提到,“近期全球新能源材料价格回落。”

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下游需求的增速不及预期,供求错配等因素影响,近期锂电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

4月12日,据上海有数据,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跌2000元报19.8万元/吨,创逾1年新低,连跌52日;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跌10000元报27.1万元/吨,创逾1年新低,连跌32日。六氟磷酸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的价格也都在下跌。

业内预期,碳酸锂的长期稳定价格在20万-30万元/吨,但今年可能降至10万元/吨甚至更低。

上海钢联锂业分析师曲音飞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碳酸锂价格还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对于自有矿产资源的企业成本相对来说较低,由于市场需求缺乏回弹动力,终端及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周期尚不明朗的情况,市场将延续供强需弱局面,实际价格还是看需求走势。

汽车独立分析师刘昊向红星资本局指出,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为新能源车企降价提供了成本空间。“新能源车企也有降价的动机。特斯拉、燃油车降价迫使新能源车企为抢夺市场占有率降价。行业普遍判断2023年车市非常艰难,新能源汽车更多要从燃油车抢市场。”

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什么时候到头?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之后是否会迎来降价热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介绍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补贴政策中,介绍的补贴政策已经受到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率,造成不到两周的造成不到两周,而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则升起了售价。因此,许多网民关注刚刚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将于今年降价吗?

新能源汽车也将降价,基础是什么?

首先,分析了新能源车辆的制造。每个人都知道现在新的能源汽车长期以来一直是新年的新年能源车,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几乎每个月都是几乎每个月更新,并随着电池,电机等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这些相关的制造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并且从市场上一些制造材料的价格,它也出现了下降,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逐渐减少,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它是非常希望在年内降低价格。

新能源汽车也将降价,基础是什么?

其次,从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角度分析。目前没有汽车企业预计通过提高价格提高收入,因为提高价格的好处远远超过亏损。相反,如果价格出售,汽车企业可以迅速开放销售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迅速增加自己的名字。因此,餐饮公司不能考虑这一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将是不可避免的。

新能源汽车也将降价,基础是什么?

最后,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角度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进一步排名,市场已开始反弹。最初出售的新能源汽车曾经很冷。相反,燃料卡车逐渐下降增加了。因此,在市场的调整下,它将不可避免地强迫新能源汽车降价。因此,从这个透视分析,新能源汽车今年有趋势。

总之,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下降,三个观点的各种汽车公司和市场市场趋势,今年,新能源汽车将不可避免地跌倒。在作者的眼中,你只需要等几个月,你必须看到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效果。

新能源迎来降价潮?特斯拉终于败诉?威马又被冻结40亿股权

促成这一轮降价的原因被认为是汽车“清库存”,这么理解没有错,但为何要如此着急的清库存呢?根本原因是2023年7月1日将要执行国标第六阶段排放的“B标准”,简称“国6B”!在2020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期间,执行的是“国6A”的排放标准,所有能投放到市场中销售的车辆都必须符合该标准,低于该标准的车辆是不允许销售的,当然二手车除外。

降价还会带来一个对消费者的利好,那就是汽车的价格确实会越来越低,燃油车的整体定位会更低;只不过这一次参与价格战的品牌也是以燃油车制造商为主,这会一定程度的造成用户对燃油汽车信心的下降,燃油车会更快的退出历史舞台。

只是这些车在补贴阶段里的价格低了很多,补贴结束之后还能涨回去吗?

如果涨不回去的话,那之前以高价购买车辆的老车主就要流泪了!因为哪怕前后只差几天,这些车也都等于损失了几万元的价值。未来车辆的价值评估只会按照降价后的低价格进行,所以综合损失其实更大,于是价格能涨回去就是老车主最大的期望。

但就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来看,似乎行业还没有做到全面电动化的准备,所以下半年的车市可能会有一次宏观的调控,具体会有什么举措就只有拭目以待了。

40多家汽车品牌集体降价,为何发生“血腥”的降价潮?

E周大事纪,周周有新瓜。本周一,奇瑞新能源官方宣布,受惠于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调及企业成本管控、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奇瑞新能源将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

自从特斯拉成立法务部门之后,似乎尚未有任何败绩。不过,就在本周,特斯拉“退一赔三”案的当事人韩先生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驳回特斯拉的再审申请,三年多的案子终于有了定论。

威马就像狼来了一样,一会有投资、一会有负面,到底会怎样,外界只能猜测。而近期,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约 40.4 亿人民币,冻结期限自 2023 年 3 月 14 日至 2026 年 3 月 13 日。

奇瑞新能源率先降价

去年,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各新能源车型进行了普涨。如今,随着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回调,奇瑞新能源汽车便宣布于2023年3月27日零点起正式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

具体来看,奇瑞新能源汽车降价涉及调价车型包括奇瑞QQ冰淇淋、奇瑞小蚂蚁和奇瑞无界Pro三款车型,其中QQ冰淇淋三款车型下调4000元,调整后售价为3.59万-4.59万元;小蚂蚁四款车型下调4000-9000元,调整后售价为6.4999万-9.4万元;无界Pro五款车型下调5000元,调整后售价为8.49万-11.09万元。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27.75万元/吨,相比2022年11月中旬近60万元/吨高点,原材料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不过,奇瑞新能源降价的车型主要以小型车为主。此次“大幅”降价,会明显降低单车毛利润。正因如此,外界普遍猜测,奇瑞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如此积极的降价,主要是机遇市场层面的考虑。

据了解,2023年2月,QQ冰淇淋销量为3134辆,小蚂蚁为2128辆,而艾瑞泽e为192辆,无界Pro为72辆,大蚂蚁仅有两台。

承担销量重任的QQ冰淇凌与小蚂蚁市场表现一般,而被给予厚望的无界Pro也并未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或许,原材料降价只是奇瑞新能源降价的粉饰包装,其内核依旧是以降价换市场。

特斯拉败诉,再起诉?

2019年车主韩先生,花费了37.97万元在特斯拉官网上购买一辆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Model S P85,后来在用车过程中总是发现一些小问题,车主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车辆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车主韩先生认为车辆此故障会直接威胁生命安全提出退换车辆请求,但遭到拒绝。随后,车主韩先生决定起诉特斯拉公司,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特斯拉方面曾表示,在原车主使用车辆期间,车辆在2019年1月8日在行驶变道时发生极为轻微的碰撞剐蹭事故。根据现场照片、定损协议书、事故认定书以及维修单等证据,可以证明事故只伤及车身左后部叶子板及后保险杠边缘及轮毂表面,完全没有伤及车辆安全结构,不构成重大事故或者结构性损伤;

特斯拉公司对该事故也不知情,不存在欺诈的故意。且涉案车辆不存在重大事故,也不存在因更换叶子板而产生结构性损伤,特斯拉公司在销售车辆时未实施任何欺诈行为,向韩先生交付的车辆完全符合“没有重大事故以及火烧泡水”的销售承诺,韩先生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当全部予以驳回。

正常来说,存在车辆发生过大事故,官方隐瞒销售,本身就符合退一赔三的条件。特斯拉给出的回复,很明显存在避重就轻的嫌疑。

2020年12月,该案件有一审判决结果。据车主发布的判决书显示,一审结果为特斯拉公司购成欺诈,判其退一赔三。即购车合同撤销,特斯拉退还37.97万元购车款,并赔偿113.91万元。

据判决书中法院方面认为,涉案车辆的维修确实涉及到大面积切割、焊接等,这种修理方式和程度必然对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产生重要影响,而特斯拉公司仅仅告知韩先生“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尚不足以达到应有的信息披露程度。不论从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来说,特斯拉公司都符合欺诈的客观要件。

关于特斯拉公司是否具备欺诈故意的问题,综合本案事实可知,特斯拉公司对涉案车辆所发生的事故以及维修情况是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其具备欺诈的主观条件。综上,特斯拉公司构成欺诈。

随后,特斯拉开始了多次上诉,给出的理由却是此次事件中的车辆,与传统车型有很大的差异。就这理由找的,与隐瞒信息给出的理由一样奇葩。

尽管“退一赔三”的案子告一段落了,但车主韩先生与特斯拉之间的官司还没有彻底结束。一方面车主在诉讼索赔代步车使用、维修费;另一方面,还与特斯拉有两个名誉权的纠纷案件。

"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

威马到底能不能"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或许是威马闹剧最值得期盼的部分。近期的威马有两条消息,一则是威马在3月25日,发布了一封用户服务中心告知书。另一则是被冻结了40.4亿元的股权。

对于用户来说,或许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威马官方的任何服务,尤其是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对此,威玛发布的用户服务中心告知书,算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并不踏实的定心丸。

根据告知书显示,威马授权上海新业力智能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采购、销售威马汽车所需的零配件,建立售后服务网络,以及智能化车联网开发服务。

实际上,威马此前就被曝光欠款众多供应商、经销商,短期内想要再以“打白条”的方式,白嫖零配件难度可能不低。

在供应商方面,仅有小型供应商愿意继续合作供货,但必须先款后货方式来开展,需要重新签订采购合同和支付方式。大供应商则是直接拒绝合作,并且通过法律起诉进行维权,如浙江铭博和乔路铭,在 2022 年 10 月份就意识到威马汽车出行资金问题停止了合作。

因此,威马才会将利润可观的售后服务,转包授权给其他公司。不过,这对于用户来说,至少手里的威马,可以进行售后维修保养了。

转包、授权、成立新公司,或许是威马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近期,威马又多了一条被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高达40.4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执行法院为上海金融法院。

至于所谓的回血融资,也并没有准时到账。因此,2月的威马深陷资金链紧张,被爆出包括全员停薪留职、工厂停摆、门店关闭、总部大楼拖欠租金和物业费等等负面消息。

即便是在3月初,威马释放好消息全力开展复工复产,也被外界视为,对青浦区消保委发布的威玛汽车或经营异常消息的回应。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49号公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限时补贴8000元保险,新能源车会迎来降价潮吗?

“这么猛烈的降价潮在中国汽车史上很少见。”一位在汽车行业从业数十年的人感叹道。虽然距离东风汽车推出“自杀式降价”已经过去了十余天,但降价潮并没有平息下来,反而愈演愈烈,在汽车市场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车企们杀红了眼,纷纷挥刀砍向自己。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40个汽车品牌,上百款车型参与到这场价格战,最高优惠超过10万元。那么本轮降价的原因是什么?对汽车行业会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对此,太平洋汽车采访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和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博士,听听他们怎么分析汽车行业这轮血腥的降价潮。

自杀式降价席卷全国

2023年1月6日,刚刚过完新年的中国人忽然发现,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Model Y迎来史上最大幅度降价,比如Model Y长续航版本的降价幅度高达4.8万元。有消息称,降价当日特斯拉全国提车数量已破万,3天内特斯拉中国获3万辆汽车订单。

对于特斯拉来说,这轮降价或许只是常规操作。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朱晓彤曾在接受太平洋汽车专访时称,特斯拉降级是“基于成本定价”,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效应的增大,当成本下降后,特斯拉就会降价。

在特斯拉大降价后,小鹏、蔚来、哪吒等新能源车企纷纷选择跟进,降价或变相降价。比亚迪甚至把混动价格杀到10万以内,直接冲击了合资燃油车的主要阵地。就当人们以为这场降价潮仅仅局限于新能源汽车时,一场更大的风暴自湖北吹来。3月1日开始,湖北省政府联合东风汽车推出了一项购车补贴政策,东风系多个品牌均参与其中,补贴额度最高达9万元,仅仅12万元就能拿下一辆东风雪铁龙C6。

“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20万的C6小毛病多是车的问题,12万的C6小毛病多是车主的问题。”在以前,12万买B级轿车,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在这波降价潮中,已经成了平常事。

不出意料,东风集团在湖北开启的史无前例的自杀式降价,迅速引起了汽车圈的“地震”。此后,多个传统燃油车品牌选择“跟进”,推出优惠、补贴活动,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奥迪、广汽本田、长安汽车等,很多燃油车,折扣打到了7折,甚至更多。大家纷纷将B级车卖出了A级车的价格,将A级车卖出了五菱宏光的价格。而且政企补贴的不只湖北,多个拥有汽车厂的省份都开启政府补贴,北京、重庆、杭州、吉林等超过13省份地区发布了购车补贴政策。?

很快,一场降价潮如东风般席卷全国。从合资车,到自主燃油车,再到新能源车,从中档车,到低高档车,几乎包括了在国内销售的所有车企。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采取各种优惠的汽车品牌近40家,涉及车型上百款,甚至之前很多完全不愁卖的新能源车系也都不得不加入进来。

降价原因复杂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降价呢?周玉山直言,这次降价潮超出了他的预料,“这不是一两家车企的行为,而是整个行业出现了降价潮。虽然有的车企只是跟风喊降价,实际可能并没有降多少,但这次降价波及的范围还是很广。”他认为,个别车企降价的原因不难理解,比如存货太多,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就需要自救,需要地方政府输血。而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车企不仅仅是纳税大户,而且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拉动作用也非常强,关乎到很多企业的生存亡,也关系着很多人的就业。所以当车企陷入绝境时,地方政府一定会出台一些政策,甚至现金补贴。

事实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汽车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武汉经开区被称为“中国车谷”,拥有8家整车企业和13家整车生产工厂,而湖北省则聚集了约1400多家零部件企业、1578家汽车产业规模相关企业。2022年湖北省百强企业名单中,在规模营收、利润总额以及纳税总额位居全省第一的正是东风集团。然而近年来,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不断下滑。2017年~2021年,销量从412万辆一路下滑至327.53万辆。到了2022年,销量更是跌落至246.45万,在中国七大国有汽车集团中排名第七。最近,东风集团在港交所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2月集团累计销量仅为26.2万辆,同比下降48.48%,几近腰斩。如果此时地方政府不出手输血,再拖下去恐怕会殃及整个产业链。

对于有说法认为本轮降价潮是燃油车企急于电动化转型,所以抛售燃油车。周玉山认为这波降价潮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被称为“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的国六B将从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低于国六B标准的汽车不能销售、注册、上牌,窗口期只剩下4个月。但他认为电动化转型并不是主要原因。“电动化领域,不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或者基础设施,当下都没有出现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变化。”周玉山说,在上述诱因不存在的情况下,车企不会贸然把燃油车全部清掉,然后全部转产电动车。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本轮降价促销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希望促进内需,同时地方政府希望推动汽车消费,所以就需要一些热点事件去拉动,车企采取了限时降价这种吸引眼球的做法,带来了比较大的效果。由于效果突出,其它车企和地方政府看到后,也开始学习模仿,进而产生了我们看到的降价潮。

与周玉山看法类似,在崔东树看来,汽车行业内出现的大甩卖现象与国六B车型清库存关系密切。乘联会预计,随着国六B标准执行日期逼近,车企将会逐步加速老车型清库,价格也将松动。回首2019年,在排放标准国五切换国六前夕,也出现过“单车优惠5万-10万”,“买一辆车送一辆车”的惨烈降价,不过波及范围尚不及这次。

其实早在2月中旬,崔东树就已经在公众号撰文称,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万辆,同比去年降38%,较上月环比下降40%,无论同比增速与环比增速都是本世纪以来的1月最低数据。他当时就曾发出提醒说,从333万台的库存水平和预期的春节后市场恢复平缓判断,建议行业对未来市场谨慎设定产销节奏,尤其燃油车及时调整生产节奏,及时消化经销商历史库存。

果然,不到半个月,汽车行业就爆发了全面的降价潮,燃油车尤为突出。

燃油车或将加速没落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降价当然是好事,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如此大规模的降价对中国汽车行业会有什么影响呢?会不会加速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的速度?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插混车型的爆发,成本的控制,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小。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国内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56万辆,同比下降24.8%。与之相对应,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80.1万辆,同比增长32.2%。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已经出现了强烈的此消彼长的现象。

其实,在2月份电动汽车百人会媒体交流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就表示,“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汽车完全是一个此长彼消的替代关系,真正要控制的是燃油车的产能过剩。”随着燃油车这波迅猛的降价潮,不少媒体甚至喊出了“燃油车驶入黄昏”“燃油车被逼上价格战绝路”……

媒体们也并非危言耸听。毋庸置疑的是,这轮惨烈的降价潮必然加速行业大洗牌。这不仅仅是燃油车彼此之间的价格战,也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对决。高工智能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新能源车型交付均价降至17.56万元(同期燃油车交付均价为17.59万元),这是自2018年以来,两大对立市场的首次价格倒挂。而这一次,在新能源车打响价格战之后,燃油车也不得不跟进。新能源车经过这么多年的低调发育,新旧势力终于走向了分庭抗礼。很显然,血条不厚的车企会被首先淘汰出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至于谁能笑到最后,我相信是消费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梦想秀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我个人认为新能源汽车会迎来降价潮,因为特斯拉都降价了,其它新能源汽车不降价的话,怎么和特斯拉竞争啊。

怎么说呢,其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是势必要降价的,因为不降价哪里来的竞争力啊,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和特斯拉相比,就只有一个竞争力,那就是价格,很多人买其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就是因为比特斯拉便宜。当然,比亚迪、问界这些除外。像理想、小鹏这些新能源汽车,就是依靠着价格优势和特斯拉竞争的。这些新能源汽车如果不降价,就压根别想着和特斯拉竞争了,或者说别想着再新能源汽车市场卖出什么汽车了,因为特斯拉都降价了,很多人就跑去买特斯拉了。当初不选择特斯拉,并不是因为不想买,而是因为特斯拉的价格比较贵,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不然谁不想直接买特斯拉啊。

有一说一,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肯定会因此降价的,但是对于比亚迪这种数一数二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应该不会降价的。因为比亚迪又不是依靠价格优势和特斯拉竞争的,而是依靠核心技术。所以说,比亚迪完全没有降价的理由,因为降价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啊。倒是那些没有自己技术,只会找代工厂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是真的要降价了。当然,我也不敢确定啊,因为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比较乱的,也不一定说特斯拉降价了,其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就会跟着降价,只是我是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性比较大而已,但并不意味着可能性是100%,所以仅供参考!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应该会有一波降价潮,但最多也是那些比较普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才会降价,因为那些头牌新能源汽车品牌不需要降价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