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五菱和小米如果合作,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总部将落户北京,小米为何会选择北京?

3.意外的香饽饽!六大城市抢着要,小米汽车凭什么这么牛?

4.活在泄密与谍照中的小米汽车

5.武汉汽车行业怎么样

6.智米和小米是什么关系

7.华为汽车波动,小米汽车慌张

8.雷军官宣造车100天后,小米都干了什么?

武汉小米汽车厂_武汉通用公司被小米汽车收购

12月13日消息,据36氪报道,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小米控股的生态链公司智米科技已加入造车大军,前通用泛亚的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马永东加盟,负责智米的整车业务,同时,不少北汽的电子电气架构人员也在近期加入智米。

消息人士称有汽车设计公司已经在和智米接洽,对接整车设计工作。此外,智米科技的造车业务目前与小米汽车保持独立,未看到小米行政体系对智米科技的明显支持。智米的造车方向也是乘用车,首款车是SUV。

智米科技是一家主营空调、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小米生态链公司。与其他小米生态链公司不一样,智米科技是小米的控股子公司,而其他生态链公司如石头科技、追觅科技等仅有小米的少量股权投资。从工商信息可以看到,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持有北京智米超90%股权,拥有实际控制权。刘德是小米生态链发起人,经常代表小米集团在生态链公司中持股。

据了解,今年3月末,小米集团宣布造车,10年投入100亿美元,首批投入100亿元。9月,小米汽车实体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北京,工厂也定在亦庄。小米汽车团队扩张迅速,目前已经超500人,研发中心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地。

设:五菱和小米如果合作,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984"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40a7d99ff9a7c0f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9月1日,小米集团官方宣布,“小米 汽车 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名: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自出任法人代表。”据悉,小米 汽车 团队目前已搭建起近300人的团队。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2" img_width="1270" data-src="//imgq7.q578/ef/0907/8b692ffc19326c6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了解,宣布造车至今的5个月,小米 汽车 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调研访谈2000多次,拜访并深度沟通交流了10多家业内同行和几十家产业合作伙伴,同时紧锣密鼓地推进 汽车 的产品定义和团队搭建。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80" img_width="1717" data-src="//imgq7.q578/ef/0907/b61d5e2093921b3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官宣正式注册“小米 汽车 ”的微博下方,雷军还配上了一张17人合影,这些人将会是小米 汽车 的核心主创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在17人的小米 汽车 智能驾驶团队中,唯一一名“外援”便是前宝马iX的外观主设计师李田原。加入小米 汽车 后,他将大概率负责整车外观设计方面的工作。

然而,近日据天眼查显示,多个“小米 汽车 ”的商标状态变更为“驳回复审中”,商标的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广告销售等。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822" img_width="1236" data-src="//imgq7.q578/ef/0907/ede06e9df43f35c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一汽马自达于2005年3月1日在吉林长春诞生,随后也生产了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车型产品,包括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6,也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一代神车”,再到2014年,马自达阿特兹焕新登场,成为B级轿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款车型。再到2016年,一汽马自达推出轿跑SUV——CX-4。

8月31日, 财经 媒体《 财经 汽车 》报道,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于当天上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会上共有三项议案,包括财产管理及变价方案、成立债权人委员会两项议案,以及核心议案——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799"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d398d3e2051f6dc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悉,经由债权人表决,三项议案全部通过。但宝马中国收购“中华”品牌的议案通过率不高。据消息人士介绍,宝马中国对华晨中国的收购将花费16.33亿元,其中,资产部分的评估价格为12.33亿元,其次还有4亿元的溢价是用以购买整车生产资质。

目前,宝马中国方面对此回应,项目仍在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中,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华晨集团的重组,并致力于进一步拓展宝马在辽宁省的业务。同时希望使用华晨 汽车 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严格意义来说,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不是“中华”品牌,而是中华品牌 汽车 生产相关资产以及华晨 汽车 制造股权。

8月31日,路特斯 科技 正式宣布成立,其全球总部也确定落户武汉经开区,路特斯全球智能 汽车 工厂也将落户武汉。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表示,Emira的发布就是路特斯向燃油车时代的告别,如今路特斯 科技 的成立,意味着路特斯已经开启了深度转型。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800" img_width="8192" data-src="//imgq7.q578/ef/0907/bb86263b7dfc754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18" img_width="2676" data-src="//imgq7.q578/ef/0907/606ed360c0d0d49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了解,路特斯在未来5年将推出4款全新电动车型:2022年,内部代号Type132的E级纯电智能SUV、2023年,内部代号Type133的E级纯电智能四门轿跑、2025年,内部代号Type134的纯电智能新物种、2026年,内部代号Type135的纯电智能小跑。

此外,路特斯还将推出EPA边缘进化架构,此架构将针对路特斯的超高端智能纯电 汽车 进行开发。冯擎峰表示,十年之内,在路特斯智能驾驶的协助之下,只要你拿到驾照,就能跑赢F1冠军,“这就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也就是说,路特斯的智能驾驶将向运动性能倾斜。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98" img_width="2622" data-src="//imgq7.q578/ef/0907/b8d48a2f7edf726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 汽车 创始人李斌也以投资人的身份现身发布会现场,据了解,蔚来参与了路特斯 科技 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后,路特斯估值达150亿元人民币(23亿美元)。

日前,多家造车新势力正式发布8月交付数据。其中,理想 汽车 8月交付9433辆,再创单月交付新纪录。销量高速增长,让人眼前一亮。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 汽车 销量位居第一。

小鹏 汽车 8月交付7214辆占据第二位,连续2个月超过7000辆,其1-8月累计交付45992辆,同比大增334%。作为品牌旗下的主力车型小鹏P7,在8月份交付了6165辆,连续4个月创 历史 新高。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393" img_width="702" data-src="//imgq7.q578/ef/0907/6cc9953e885262f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 汽车 8月新车交付量为6613辆,同比增长449%。相比于7月份销量的6011辆,哪吒 汽车 8月份成绩实现环比10%的增长,再创新车交付记录。在“造车新势力”销量中排名第三位,超蔚来赶小鹏。

在理想、小鹏、蔚来、哪吒四大品牌中,蔚来在8月份交付量垫底,其8月交付量为5880辆。其中,8月交付量中蔚来ES8交付了1738辆,ES6交付了2342辆,EC6交付了1800辆。

整体上,从今年前8个月累计交付量来看,蔚来仍位列第一,且是唯一破5万辆的新势力车企。据数据显示,蔚来、理想、小鹏 汽车 今年累计交付量分别为55767辆、48176辆、45992辆。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其近日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以约18.3亿元人民币竞得银隆新能源约3.36亿股份,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30.47%。并与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表决权委托协议》,董明珠将其持有的17.46%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所有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格力电器行使。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813"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8e447db1defeb3f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也意味着格力电器成为银隆新能源第一大控股股东,银隆新能源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早在2016年,董明珠曾想以130亿元价格收购银隆新能源的“造车”被股东否决后,董明珠自掏腰包斥资10亿元获得银隆新能源7.46%的股权,随后经过两度增资持股比例增至17.46%,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董明珠还拉来了王健林、刘强东等一起投资。时隔5年,格力终于将银隆新能源囊括旗下。相比5年前130亿元收购,如今花费18.3亿元成为控股股东明显省下不少钱。

格力电器认为,银隆新能源的核心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钛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和产能,二是拥有闭合式循环式的新能源产业链。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65" img_width="2048" data-src="//imgq7.q578/ef/0907/4e55b86783f0a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新一代CS55 PLUS已于此前开启预订,推出3款自动挡车型,预售价为10.69-12.19万元。按照一般的预售政策推测,正式上市时售价或将有小幅度下调。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蓝鲸7DCT动力总成,百公里综合油耗为5.9升,最大功率138千瓦,相比在售车型搭载1.5T发动机提升了6千瓦。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66" img_width="2048" data-src="//imgq7.q578/ef/0907/548208c01e4f3ed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小众的越野硬派SUV市场中,哈弗H9一直是自主品牌中大型硬派SUV代表之一,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新款哈弗H9也正式亮相。新车售价或为20.98-27.28万元。哈弗H9首次发布于2014年,并在2019年推出了中期改款车型,这款车发布时坊间认为是本代哈弗H9换代前的最后一款改款,但从长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其显然还希望本代车型继续在市场征战几年。

日前,比亚迪基于全新e平台 3.0打造的首款车型——比亚迪海豚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9.38万-12.18万元。新车将推出搭载最大功率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以及最大功率130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的永磁同步电机。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66" img_width="2322" data-src="//imgq7.q578/ef/0907/2e5319f6357ed80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8月31日,长安 汽车 官方宣布,2022款CS75 PLUS正式上市,推出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1.79万元起。作为年款车型,新车主要对设计细节进行了更新,配置方面也有所调整和升级。动力方面,传动系统继续匹配爱信6AT手自一体变速箱,并取消了手动挡入门款车型。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50" img_width="14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b285d136af10d4d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8月30日,我们从五菱 汽车 官方获悉,旗下五菱征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7.58万-9.0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非封窗版车型价格均为7座车型价格,8座版和9座版分别需要加价1000元和2000元。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936" img_width="1284" data-src="//imgq7.q578/ef/0907/e0c355216da69b4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9月1日,Stellantis集团官方公众号宣布,正式任命张俊担任Stellantis集团中国区执委会成员、阿尔法·罗密欧中国区总经理,此任命自2021年9月1日起生效。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211"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ef/0907/4c6118c16c12833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未来,张俊将向Stellantis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奥立维(Grégoire OLIVIER),Stellantis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阿尔法·罗密欧品牌全球CEO安巴托(Jean-Philippe IMPARATO),同时汇报工作。

张俊的职业生涯始于2004年,他拥有在美国、日本及中国 汽车 市场的职业经历。曾在日产、奥迪担任过一系列重要职位,在市场营销、供应链及车辆项目管理、运营管理、新能源 汽车 及销售战略规划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懂车帝从通用 汽车 中国官方获悉,9月3日,通用 汽车 宣布斯图尔特·诺里斯(Stuart Norris)正式出任通用 汽车 中国及国际部设计副总裁。他将负责通用 汽车 在北美以外的设计运营并向通用 汽车 全球设计副总裁辛科(Michael Simcoe)汇报。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3592" img_width="3592" data-src="//imgq7.q578/ef/0907/f100c7ad8279f94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诺里斯在大学毕业后先后加入了宾利和捷豹的设计团队。他于2004年开始了在通用 汽车 的职业生涯。2012年,诺里斯出任通用 汽车 韩国前瞻设计和架构设计总监,为通用 汽车 的全球品牌 探索 未来产品与技术。期间,他领导的团队设计了雪佛兰Bolt电动车。

另据了解,原通用 汽车 中国及国际部设计副总裁潘凯斯(Ken Parkinson)已于近日退休。

9月1日,懂车帝从地平线官方获悉,前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博士加入地平线,出任地平线公司总裁。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750" img_width="5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249a6da01a98963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官方介绍,陈黎明博士于1995年加入博世集团,曾任技术专家,研发高级经理、总监和副总裁,他领导创建的博世底盘控制系统研发中心是博世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研发中心。

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总部将落户北京,小米为何会选择北京?

在小米集团宣布进军电动 汽车 领域之后,对于小米会造什么定位的 汽车 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歇;以近两年小米商品的定位提升速度为参考,比如“11 ultra”与“MIX FOLD”,也许打造一款定位重合小鹏、蔚来、极狐等品牌的中高端 汽车 也不令人讶异,似乎雷米让小米冲高的决心是很坚定的。

这点从雷军与上述品牌的创始人和王传福的交流也可以得到印证,但似乎小米 汽车 也有打造「红米系列」的规划;毕竟小米至今仍旧是智能终端“性价比”的代名词,面对的是尚未完成“立业”的年轻消费者,这就像五菱宏光MINIEV的定位一样,这辆车的用户超70%是将将步入准中年的90后,于是小米雷军和五菱 汽车 有了接触。

小米雷军到了上汽通用五菱的柳州基地进行了参观,考察的车型正有宏光MINIEV,以及其他一些微型电动 汽车 ;也许这样的电动微车才正适合小米起步阶段的产品定位吧,毕竟华为有八爪鱼智能驾驶系统、有技术特点比较熟悉的三合一系统,在芯片的研发方面也要比小米更有实力。其他IT领域的巨头各有自己的专长,反倒是小米更注重的是产品性价比,个人感觉小米就像是个“更聪明的联想”。

品牌定位的特点也许让小米更适合打造价格低廉的个性小车,如果为其代工的是五菱,打造的是微型智能电动 汽车 ,这样的小车必然会比宏光MINIEV更具吸引力。

趣味问题:五菱更需要小米,还是小米更需要五菱?

五菱 汽车 虽然挂着「上汽通用五菱」的合资牌子,但形象却像是个“受气包”;因为上汽持股达到50.1%,美国通用 汽车 公司股比为44%,柳州五菱的占比只有5.9%。其实曾经还多出10%,但是因没有技术储备而无法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终不得不以10%的股权有偿置换了一些通用 汽车 的落后技术,这个“洋落”捡的真实的尴尬。

五菱 汽车 的角色就是这样了,别看五菱 汽车 销量高,柳州五菱也还是“吃不太饱”;同时五菱置换的通用技术也已经非常落后,即便在面包车领域对标“东安系”都没有任何优势。然而作为合资品牌的车辆价格又不能太低,否则单车利润过低、三家来分,还折腾什么劲呢?于是五菱就不得不在营销宣发方面投入很多,最终结果还是不理想。

2020年的上汽通用五菱的财报显示纯利润就1.4亿,这三家车企按照股,貌似还不如在人民广场卖奶茶;所以五菱的处境其实是很糟糕的,它的角色就像是个勤奋但是天资较差,只能搞一些小聪明的人物,未来前景注定是不会广阔的。所以上海也对微型 汽车 的上牌进行了限制,这对于属于上汽的五菱而言是个很大的打击。

那么现在的五菱当然更需要小米,这个把互联网思维与营销模式玩到极致的企业,打造 汽车 应当也会得心应手;同时小米的系统研发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试想一辆个性的电动 汽车 通过MIUI接入物联网,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会有多大呢?

(象一下:宏光MINI 马卡龙敞篷版打造为小米 汽车 ,会不会很有趣)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意外的香饽饽!六大城市抢着要,小米汽车凭什么这么牛?

如果关注电子科技的人,在前一段时间指定是看了小米的发布会 在这一次的发布会之中,我们也看出了小米全新推出的手机也实现了100%屏幕,不仅如此,这一次还为我们带来了让我们感觉到非常香的小米平板五,仅仅售价1990。这也让我们很多的小米发烧友们再一次感受到非常的欣慰 而除此之外,在很久前一段时间,小米宣布造车,的这一件事情也是轰动了整个业界。

小米汽车的由来

其实小米汽车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2014年,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多网友们突然想出来的,在那个时候,雷军也在网络上果断辟谣,说小米并没有打算去做汽车这一行业,而在今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 小米突然宣布自己打算进军汽车行业,这也让很多人感觉到,当年的谣言终于成真了 。

小米汽车总部的选址

小米汽车自从3月宣布了造车之后,工厂和总部对于汽车的选址一直都是在私聊和考定,不仅如此,因为小米的资历雄厚,所以呢有很多的地方也开始纷纷的竞选 地址这一件事情,比方说我们所知道的北京,上海,武汉,合肥,西安等城市,一直都是在争取这个项目。

当然了,造车这么大的事情,也是需要 慢慢的斟酌,在这一段时间以来,雷军也走访了许多的 汽车品牌,比方说广汽,上汽通用五菱等等一系列的走访,而且也发布了大量的招聘信息,终于在8月17号的时候定下来了 将会把汽车总地址放在北京。

为什么会放在北京呢?

首先呢小编也想了一下为什么这一次小米会选择北京,北京这个地方孕育了很多品牌的诞生,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个非常发达的一线城市而且作为我国的首都它也有非常多好的。?

除此之外呢,我认为在北京呢,可能也是小米出于很多次的考量,因为无论是从发货地还是说从各种信息的收集来讲的话,北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说真的小编非常期待小米汽车的行程说不定有很多的00后的第一台车都可能是小米汽车,虽然听起来是比较搞笑,但是可能在那个时候,小米也会推出一个有关于汽车的品牌 让我们尽情期待和准备好去购买一台小米产的汽车吧。

活在泄密与谍照中的小米汽车

在智能 汽车 赛道上,小米已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小米 汽车 的一举一动,外界都万分关切。

然而, 小米至今仍未宣布其总部与 汽车 工厂位于何处。 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关于小米拿地建厂的传闻不断,武汉、成都、合肥、上海、北京、西安,六大城市先后与小米 汽车 联系在一起。尽管每次“绯闻”都传得有板有眼,可小米集团始终没有正面回应过。

小米 汽车 花落谁家,依然是个未知数?

小米 汽车 能带来什么?

一家造车六家抢,小米 汽车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其实, 根本原因或许不在于小米有多牛,而是因为 汽车 工业本身足够重要。

汽车 工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工业的命脉。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一个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上游的 汽车 零部件、下游的 汽车 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业,可以为一个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

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上海引入特斯拉,一年时间建起工厂,三年时间便开始向欧洲出口新能源 汽车 。围绕特斯拉上海工厂,逐渐建立起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在特斯拉工厂 3 公里远的地方,就是其上游企业均胜电子工厂。

近日,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也与上海市签约,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在上海临港建立新的工厂,专门为特斯拉供货。

宁德时代签约上海

特斯拉的到来,为上海临港带来一大批新能源相关企业。据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称,目前新片区已集聚智能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100多家,分布在整车及车身部件、动力系统等领域。今年涉及总投资额约300亿元,还有300多亿元的重点在谈项目。“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占到上海全市的4/5。”

上海引来特斯拉,孵化了一个新能源产业基地。如果某个城市拿下小米,同样有机会复制特斯拉的事迹,凭空建立一个新能源产业链。

六大城市,各有优势

小米 汽车 ,很多城市都想要,其中武汉、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希望最大。武汉不必多说,雷军本人就是湖北仙桃人,大学就读于武汉大学,他本人武汉也有着深切的感情。

小米武汉总部

单从 汽车 制造来看,武汉确实拥有很多优势。武汉是我国重要的 汽车 工业基地之一,东风 汽车 每年 汽车 产销量都名列前茅。小米 汽车 落户武汉,很可能会选择东风 汽车 代工,鉴于武汉市热忱的态度,达成合作应该不成问题。

蔚来落户合肥

相比武汉,合肥、成都、西安三个城市机会稍微小一点。在新能源 汽车 发展过程中,合肥可以说是明星城市,在蔚来最危险的时候投入重金,取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新能源 汽车 布局中,合肥已经聚集了蔚来、江淮、奇瑞、安凯、大众、威马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此外,合肥还有国轩高科等一大批新能源 汽车 上游企业。 单从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成熟度来说,合肥甚至优于武汉。

上个月,安徽高新技术产投消息人士等多方独立信源传出消息,安徽省国资委正在和小米 汽车 接触,有意将小米 汽车 引入合肥。江淮 汽车 内部人士也透露,江淮 汽车 有机会为小米 汽车 代工,小米 汽车 首款车型有可能主攻 20 万元以下市场,并将布局换电业务。

江淮 汽车 此前一直是蔚来 汽车 代工厂,在 汽车 代工业务上有成熟的经验。如果小米选择合肥,选择江淮 汽车 ,某种程度上将减少许多阻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造出真正的小米 汽车 。

在第二梯队三个城市中,成都与西安机会不大。目前看来,当地都在积极引入小米 汽车 ,可除了政策优惠之外,并没有太多优势。反而是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拥有其他城市没有的优势,或许在这场竞争中弯道超车,拿下小米 汽车 这个项目。

先看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 汽车 城市。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特斯拉、蔚来,从传统 汽车 厂商到新能源厂商,全都将总部设在上海。

上个月,小米发布了上百条与 汽车 行业相关的招聘信息,其中车辆动力学性能开发专家、CFD 仿真分析专家以及空气动力学开发专家等之外,工作地址均在上海徐汇区。

当然,仅凭招聘信息分析小米 汽车 落户所在地显然不科学。毕竟,小米 汽车 早前在北京发布了更多 汽车 相关岗位。

上海在引进小米 汽车 最大的劣势或许是政策优惠。当初引入特斯拉,上海市破天荒批了一大块地,给了许多优惠,还给予特斯拉独资资格。 如此待遇,简直绝无仅有。 相比特斯拉这样的行业龙头,小米 汽车 目前只有个规划,研发人员还在招募,核心技术几乎没有。面对这样一个初创公司,上海市或许不会拿出多么诱人的优惠。

北京,小米的最终选择?

六大城市竞争小米 汽车 落户地,成都、西安已经率先出局。上海、合肥本身已经有新能源 汽车 企业,小米 汽车 对于她们,只能算是锦上添花。那么,剩下的武汉与北京,就成为可能性最大的两座城市。

小米总部设在北京,第二总部设在武汉,两个城市都与小米有莫大的渊源。 而在比拼软硬实力方面,北京显然优势更大。

首先,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销售市场,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可以就近获得大量用户与粉丝。

其次,北京拥有诸多互联网,却鲜有新能源 汽车 整车工厂。理想北京工厂尚未动工,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智能出行企业也没有在北京建立生产基地。小米 汽车 工厂若是落户北京,可以像特斯拉一样,带来大批上下游企业,甚至可以为北京带来一个完整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

再其次,新能源 汽车 涉及大量自动驾驶、智能化岗位,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百度、小马智行等公司潜心研究自动化驾驶多年,积累了无数经验丰富的员工,整个北京自动驾驶人才储备相当雄厚。

最后,北汽新能源可以为小米提供代工服务。半年前,小黑在《售价10万以上,小米 汽车 你敢买吗》一文中表示,北汽蓝谷麦格纳三电技术成熟、自动驾驶技术达到 L2.5,最有机会成为小米 汽车 代工厂。若是小米 汽车 公司真的落户北京,只需做好研发工作,就可以快速造出第一辆小米 汽车 。

从最新传出的消息来看,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似乎已成定局,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正式发布。纠结了半年多,小米 汽车 落户问题终于要告一段落。接下来,小米 汽车 应该会将工作重心投入到 汽车 研发之中。小米 汽车 的雏形,正在小米 汽车 工程师的电脑里孕育,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见到它的真容!

图源:谷歌、小米、pixabay

武汉汽车行业怎么样

从2021年3月官宣造车至今快过去700天了,小米汽车已喜提了无数个热搜。

去年8月雷军还说过接下来不会再辟谣,但是在此之后关于小米汽车的各种传闻与谍照反而越来越多,甚至对泄密的供应商罚款100万都没能挡住泄密的脚步。

也难怪有网友认为,与其说是被泄密,这更像是小米官方的预热。

事实究竟是什么我们并不想深究,不过从这些不断累积的谍照里,明年量产的小米汽车的雏形确实越来越清晰了。

一款电动轿跑

今年1月初,最先被曝出的是关于小米新车的规划。

首款车为中型溜背式轿车,内部代号Modena,一个版本定位26万-30万元区间,另一个版本在35万元以上;第二款车正在研发中,内部代号Lemans,2025年推出。

很快,两张疑似小米汽车冬季测试图被曝出,测试人还有一个像是雷军本人。而车型轮廓与此前在小米科技园被拍到的伪装车一致,也确实是款轿车。

春节前后,从供应商处流出的模塑设计稿和整车设计图再次霸占热搜,代号MS11的小米汽车确实用了溜背式轿跑设计,车顶配备了激光雷达,与雷军此前透露的主打自动驾驶功能相吻合。

这次的泄密还让雷军非常气愤,小米开出了100万元罚单,还要求对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处理泄密人。

不过严惩之下泄密人反而更猖獗了,就在这两天,又有一组重度伪装测试车的照片流出,外形基本是和之前的谍照没有区别,这次又增加了内饰照片,不出意外的有一个很大的中控屏。

按照2024年投产的节奏来看,小米汽车今年就会正式发布,所以接下来可以预想,类似的泄密和谍照还会越来越多,伪装也会越来越少。

一款具备高级智能驾驶功能的纯电轿跑,基本就是小米首款车的大致样貌了。

好饭不怕晚?

与各种谍照一同流出的,还有一些小米官方一直否认的负面新闻,比如有内部员工爆料称造车并不顺利,一些本该交付的功能和产品会被砍掉;还有传言称造车项目已被叫停。

最新的内部信息则是,去年8月加盟小米汽车负责营销的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已经离职,对此小米官方没有明确回复,而我们与接近周钘的人士求证,对方确认了这一信息。

小米造车的脚步肯定不会停止,但是过程确实愈发艰难,因为整个国内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特斯拉在岁末年初挑起了价格战之后,比亚迪最近的插混新车价格已经下探到10万元之内了,头部玩家们卷起来全都不讲武德。

在2月9日的投资者日上,雷军再次谈到了时间窗口问题,他承认其他新势力比小米提前了六七年,不过汽车是百年赛道,任何时候都不晚。

而且小米的能力在电子、用户体验的运维上,现在的电动汽车正好在这些点上,所以2024年首款车推向市场刚刚好。

雷军甚至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场景,“小米在国内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忠实粉丝和用户,他们当中只要有1%的人愿意给小米一个机会,小米汽车就可以获得一个梦幻般的开局。”

这种美好的设想我也有过,中国人一人给我一块钱,我就能变成亿万富翁。但前提是,如何让他们给你这个机会呢?

2022年11月,雷军曾在推特上晒出一个小目标,小米汽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全球前五。这次投资者日上他又给这个目标加了一期限——15-20年内。

其实对于新造车们来说,能活到20年后,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Lab,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智米和小米是什么关系

谁都知道智能汽车是通往未来工业高度的必经之路,无数人为之疯狂。

在武汉重启一周年之际,Xpeng Motors正式宣布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Xpeng Motors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基地及R&D中心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占地约1100亩,将建设整车及动力总成工厂,规划产能10万辆,预计2023年投产。

小鹏“定居”武汉,让更多人猜测小鹏去小米汽车工作的可能性。但现实是,小鹏对武汉早有兴趣,急于转型的武汉也确实想把小米汽车留在武汉,但小米无意落花流水。

武汉等不起。虽然目前小鹏很小,但智能汽车的优势可以弥补武汉近年来在智能汽车方面的下滑时间,为其转型“车谷”奠定基础。

小鹏停了,小米还远。

事实上,武汉一直在努力吸引小鹏。

2020年12月,武汉市委书记一行访粤时,前往详细了解生产和情况,试驾新能源汽车,并与思朋汽车CEO何交流。

王忠林还对小鹏提出希望,希望小鹏看好武汉,投资武汉,扎根武汉,帮助武汉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打造新的工业增长极。

随后,何还参观了武汉经济开发区,双方进行了良好的交谈。我们不知道武汉花了多少钱把小鹏拉过来,但按照小鹏目前的体量,产能完全过剩。

目前,小鹏在海马三厂一期已具备15万辆的年产能。此外,原年产能10-15万辆的肇庆二厂,在小鹏的年产能约为25-30万辆。

相对于不到一年不到3万辆的交付量,可以说产能相当丰富。

那么对于如此充足的产能,有人认为是最近宣布进军汽车的小米的代工。

这个猜测我们不做评论,但是从一些传闻中也可以看出,小米到目前为止在武汉造车并不是很积极。

小米官方公布该车后,很多市民开始在武汉市留言板上提醒市要拿下小米的车。第二天,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出声明,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争取合作的可能。

但小米对此一直没有回应。目前有这样一个消息,小米正在试图收购鲁手中的宝沃汽车。

据知,宝沃汽车工业4.0智能工厂生产线全新,工厂设计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具备传统燃料和新能源双重资质。但消息是,雷军出价极低,远低于鲁为宝沃支付的价格,因此雷军与鲁的谈判目前陷入僵局。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小米至今没有对武汉做出表态。

毕竟武汉很着急。虽然与小鹏牵手,但对于武汉这座汽车之城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武汉大象转身。

一直享有“中国汽车之都”美誉的武汉,拥有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仅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7家汽车整车企业、12家汽车总装厂、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了中、法、美、英、日五大汽车系,被称为全国六大乘用车基地之一。

但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如果非要给武汉的汽车产业下一个定义,那将是极其坎坷的。

2019年之前,武汉主要的整车制造链是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东风乘用车、东风雷诺。

但东风雷诺去年4月直接告别武汉。

虽然这并不能撼动整个武汉汽车工业,但DPCA的衰落对武汉是一个重要的打击。从2016年的年销量70万到2020年的年销量5万辆,年产值从1000多亿变成不到50亿,DPCA只用了5年时间。

我相信,如果不是东风本田二三厂和通用的工厂的建立,逐渐填补了神龙空的缺口,那么武汉的汽车供应商早就破产了。

更何况,在其他城市都在争当造车新势力的时候,保守的武汉似乎成了一只慢吞吞的大象,犹豫不决。

如今,蔚来已迁至合肥,与安徽深度绑定,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小鹏在广州得到了无数支持,自建工厂在旁边的肇庆落地;上海特斯拉;即使是不具备武汉产业集群优势的长沙,也有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合作。

但是提到武汉新能源,你能想到什么?是东风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上的喷溅?

现在大家都开始夸合肥蔚来的投资眼光,但是早在几年前,蔚来就已经开始和武汉光谷谈判了。但项目即将落户时,武汉介入,希望蔚来落户武汉经开区。可惜当时武汉经开区没能抓住机会,反而让合肥捡了个便宜。

思念蔚来让武汉压抑了很久。

如今,当武汉在去年9月喊出“中国车都”到“中国车谷”的时候,想必已经开始意识到,造车新势力虽然不值一提,但至少在智能化、自动驾驶方面,可以给这个传统汽车产业的转型带来一丝生机。

但事已至此,武汉的选择并不多。造车新势力都拿了,连贾跃亭的FF都被珠海抢了。

虽然不知道武汉为在小鹏建厂付出了多少,但可以想象,今天的武汉可能为小米付出了超乎寻常的代价。

百万购车补贴

华为汽车波动,小米汽车慌张

一个公司旗下。

近日,据36氪报道,小米将进行双线造车,其生态链公司也是控股企业智米科技正在筹备造车事宜,前通用泛亚的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马永东加盟负责整车业务。

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公开回应称,小米没有双线造车规划,也不会直接参与智米的战略决策,智米公司目前出于对电动车的兴趣,组建了团队进行早期研究工作。界面新闻记者就该团队由谁带领一事询问智米某高管,对方表示不便回答。

其创始人苏峻是工业设计出身,为清华大学设计艺术学博士,曾担任过被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2014年,经小米早期主导ID设计的刘德劝说,从体制内离职创业。

无论从早期创业故事还是目前股权架构来看,苏峻与刘德,或者说智米与小米,仍有着深度绑定和信任关系。据天眼查App显示,在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刘德持股95%;

拥有实际控制权并任执行董事,苏峻持股5%为经理。这样的股权关系不同于其他生态链公司中小米小比例持股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公开信息显示,苏峻已于今年6月成立一家汽车公司,名为“北京壹贰壹贰汽车有限公司”,由苏峻100%持股并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智米科技联合创始人余安兵则为监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销售汽车、汽车零配件、新能源汽车整车、汽车租赁等。

前述报道中,智米造车虽然也是瞄准SUV等乘用车型,但目前将独立于小米进行,不过从多个角度来看,未来两家公司很有可能形成协同效应。

研发能力上,智米的长处在于智能硬件,在空气净化器之后,智米又推出了风扇、新风系统、加湿器、空调、智能马桶等产品。很难不去推测,未来智米仍会依靠小米的平台能力,在推进自身造车业务的同时,向小米输送车内智能硬件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反观小米在造车产业链上的投资,的确还没有看到车内智能硬件或智能终端的相关布局。

据报道,小米产业投资基金在今年10月的Demo Day上展示了其投资的100余家产业链公司,涉及汽车领域的超过40家,这些企业主要涉及自动驾驶、动力电池、传感器、芯片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但对新能源汽车用户而言,车内的智能体验也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小米如果想要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智能体验,虽然内部也有成熟团队,但在抓紧时间完成量产的前提下,与自己的生态链企业合作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雷军官宣造车100天后,小米都干了什么?

华为汽车业务巨震,一张限制余承东的大网,缓缓展开。

事实上,坊间早有传闻,关于造不造车,华为内部存在着2种声音。而随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的离职,以余承东为首的“造车派”,就此占据了上风,春风得意马蹄疾。

紧接着,AITO问界改成华为问界宣传,智选车模式四处“攻略”,将江淮、奇瑞等车企也收入囊中。只不过谁也没能想到,广汽埃安的“降级合作”,竟然成为了华为汽车业务“改变方向”的导火线。

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了《第六届董事会第35次会议决议公告》,表示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埃安 AH8 项目变更的议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的“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

据称,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广汽埃安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但这种合作伙伴发展战略大方向的改变,对于华为来说,却代表着另外一层意味——广汽的防备心,更深了。

对此,余承东在日前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如是表述道:

因为华为仍然是一家被制裁的公司,在被制裁的情况下,欧美日的企业,很难选择华为作为主力的智能化供应商。新势力车企,有自己的追求,为了市值,为了自己的控制点,也不会选择华为。传统的车企当中,如果怕失去灵魂,也不会选择华为。

根据华为2022年财报,2022年华为在汽车业务相关的研发支出超103亿元,业务间接涉及人员超万人。然而在收入方面,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仅为20.77亿元,占总营收的0.3%。

显而易见,华为汽车业务的投入产出比已经严重失衡。

也正是因为这样,余承东才会说,“如果没有大量使用华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车大量销售,就不能商业变现,就无法实现商业闭环。”。而这一点,也是余承东坚定智选车模式的原因所在。

此时的华为,像是被行业形势逼上了造车之路。而华为的高层们,却更像是在逼着余承东“放弃”,以遏制住其疯狂生长的野心。

毫无疑问,任老再次签订的那份5年内不造车的文件,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据悉,该文件不仅重申了“华为不造车”的决定,更是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也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的字样。

胳膊拧不过大腿,“华为问界”胎死腹中,余承东的生态联盟也就此被打乱。更有甚嚣尘上,余承东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华为汽车业务的“罪人”,喊打。

对此,坊间借题发挥的传闻很多,或是“华为接班人”的阴谋论,称余承东功高震主;亦或是,华为余承东即将赴小米汽车任职,另投明主……

小米汽车,缺个余承东?

4月初,坊间传闻,小米汽车和很多vc、猎头都在频繁接触会面余承东,似乎是看到此时余承东的不如意,并相信其“单干”也能撑起一片天,想要推波助澜一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个人看来,余承东跳槽小米的概率,或许真的没有那么大。而且不久前,小米集团也对外回应称,这些都是胡编乱造的消息,消息不实。

常言道,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之本。如果真的像传闻中那样,雷军接触余承东,试图引进这一“大鳄”,那一山总难容二虎,雷军亲自带队造车、赌上下半生声誉的说法,也就付诸东流了。

而且从目前小米汽车的团队来看,其主要成员以公司“老人”为主。

尽管小米也引进了原宝马i品牌外观设计师李田原、原北汽极狐总裁于立国、以及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等外来行业人士,但总的***员框架,还是一群“老兄弟”在发挥作用。

当然,原上汽通用五菱事业部副总经理,后负责小米汽车营销业务,前段时间又因个人和家庭原因离职的周钘,却也是另外一个鲜明的例子。

有小米内部员工透露,周钘与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融合得并不好,营销理念、造车理念有所偏差。但无论哪种说法,如何打好营销第一战,对于小米汽车这样的后来者,永远是重中之重。

蔚来、理想、小鹏的例子表明,营销方式、市场声量的把握,与之后的销量往往会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甚至稍有不慎,就会摔一个大跟头,就像小鹏一样,自G9失利之后,到现在都没有缓过劲儿来。

必须承认的是,如今的时代里,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如果试图“乱拳打死老师傅”,像之前小米汽车自曝设计图的操作,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至少在小米汽车想走高端市场的情况下,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所以,小米汽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或者是小米汽车需要余承东吗?

退一步讲,如果雷军依旧坚定带队,那么小米汽车并没有余承东合适的位置。相反,如果雷军还有其它伟大事业,比如Chatgpt等AI大潮流,那么放权给余承东,也并无不可。毕竟,能够撑起汽车这一大业务,且具备自我魅力的领导,并没有太多。

以价值为王,而非价格

2023年开年,特斯拉、比亚迪掀起了汽车价格战的序幕。而在这场大战之中,除了市场份额的争夺之外,必须承认的一点在于,所谓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市场舆论和行业大势的双重冲击下,小米汽车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的是,作为依旧没有实车亮相的造车势力,小米汽车避开了动力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环境,以及本次价格战的市场份额争夺。但同样是这个原因 ,后发力的小米汽车,会迎来更为深刻的“价值战”。

不同角度来看,小米汽车拥有2方面的价值:品牌价值与产品价值。

首先,直言不讳地讲,关于小米汽车的品牌价值,大部分由小米集团赋予。而在这一点上,可以从3点表述:

其一,小米生态的加持。小米汽车的加入,可以给予消费者AIoT的闭环体验。如此场景端的完善,将会带来体验上的提升,而这也是车企造手机,手机厂商造车的一大正向。

其二,小米销售网络的加持。类似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销售方式,与小米销售网络的融合,将为小米汽车的销售带来足够多的窗口。

其三,小米技术的加持。多年互联网技术的积累,不仅会给小米汽车带来不同于传统车企的思维模式,更能在产品功能定义等方面,提高效率。

而后,是关于小米汽车的产品价值。

因为没有官方的具体产品信息披露,这一方面并不好过于武断地衡量。但根据此前晚点所曝光的产品点:小米汽车首款车为中型溜背式轿车,内部代号Modena (摩德纳),有2个方案,一个版本26万~30万元价格区间,另一个版本在35万元以上。

最新爆料显示,小米汽车依旧分为2款,一款配备92度电池,续航766公里;另一款配备120度电池,续航1036公里。自动驾驶方面自研,座舱芯片用高通8295,前后3颗激光雷达,售价29.99万~36.99万元。

如此来看,小米汽车冲击高端市场之心不死,但贵也是真的有些离谱。

不难预见的是,如果相关爆料为真,那么将时间推迟到明年小米汽车正式上市,其高昂的价格,必将引起整个市场的轩然大波。

而这里必须明确的一点在于,价格高不代表品牌价值、产品价值充足。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经济大环境的疲软,各种负面因素的加持下,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将会如无源之水一般,不得长久。更何况,与华为相比,小米也确实弱上一筹。

而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品牌价值、产品价值的不足,才引得坊间风言风语,进而传出余承东即将加盟小米汽车的消息。再加上如今小米汽车小动作不断,如此慌张的根源,除了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之外,更多的也还是其本身“价值”的不够出彩。

毫无疑问,以后的路会愈加艰难。至于雷军是否会和余承东一样,遇到如今进退两难的情况,不妨用时间来验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1年3月29日,小米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发布了小米11系列新机,小米mix fold折叠屏手机,小米手环6。最后,雷军宣布了一条最重磅的消息,由他本人亲自带队,10年投资100亿美元,正式成立电动 汽车 全资子公司。

消息一出,网上议论不断。有人认为,小米是在玩火,造车是一个非常浪费钱的业务。对于小米这个和 汽车 毫无关联,以及完全没有经验的公司来说,无异于飞蛾扑火。有人不看好小米,认为之前就有非常多国内的电动 汽车 新品牌,在烧完了研发费用之后, 汽车 还没量产便倒闭了。还有不少人看好小米,认为雷军亲自带队,说明小米公司将全力投入到造车当中。

然而在100天之后,似乎没有看到太多关于小米造车的新消息。不少人认为小米这波是一次营销,并非是真正要造车。其实并非如此,这几月以来,小米已经悄悄地投资了多家与 汽车 制造相关的企业。包括:智芯半导体、博泰车联网、睿米 科技 、纵目 科技 、禾赛 科技 等智能 汽车 相关企业;而在近期,小米刚刚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 科技 )。

不仅如此,小米 汽车 也开放了25个岗位的招聘,包括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等。

雷军还亲自去到了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长城 汽车 研发中心、上汽总部等多家国内知名 汽车 制造公司。去参观拜访,以及了解交流 汽车 制造经验。

种种迹象表明,小米造车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真正正的以新兵的姿态,杀入战况激烈的电动 汽车 市场!希望未来我们也能坐上小米出品的智能电动车!